栏目名称

最新消息

本中心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向您提供“订单式”服务,贵单位可以从菜单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交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相信通过我们的专家与贵校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讨,定能解决贵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贵单位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服务项目

一、中学校班级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中小学干部管理文化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指导

四、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资源服务。

六、教师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七、学生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学习。

八、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九、学困生管理与转化指导。

十、学校品牌及校园文化宣传。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13452308811 老师

邮箱386814953@qq.com



大事.小事.杂谈当前位置:主页 > 小事杂谈 >

传递教育正能量 让心灵充满阳光

时间:2016/3/16 17:45:00 点击:1867次

    溧阳市前马小学创办于1913年,始名蒙养小学,是一所地处新四军茅山革命老区的省级优质小学。学校现有学生450人,14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49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96%,溧阳市级及以上四类优秀教师10人次,占专任教师的23.8%。学校设施设备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整洁和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育人氛围。

    三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 “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 溧阳市教代会工作先进单位”、“溧阳市文明单位”、“溧阳市校园管理特色项目实施规范学校”、“溧阳市2010年督导双优学校”、“常州市平安校园”、 “江苏省第七批园林式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更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在特色项目中也取得了长足的飞跃:如我校的少儿舞蹈队代表溧阳市参加常州市汇演;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的1人次,二等奖1人次,获溧阳市级奖的有6人次;在溧阳市级及以上小学生“纵横码”文字输入、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中获等级奖的有12人次;在溧阳市中小学学生艺术展演中经典诵读和舞蹈分获一、三等奖;在溧阳市小学生整班书写、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另有37人次的习作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校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指针,遵循“承老区传统 扬水西精神 育一代新人 造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把“打造‘办学内涵丰富、办学特色突出、办学效益显著’的老区智慧型校园”作为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聚力传递教育正能量,强化规范管理,发展和丰富“水西精神伴我成长”校本研究特色项目的内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前小师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一部分   以投入促提升,全面改善学校办学环境

    过去的三年,是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三年,知识经济的挑战召唤着教育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使教育的社会作用更加凸显。我们紧紧抓住溧阳市委提出的“紧跟苏锡常,同步现代化”的经济大发展历史机遇,不断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步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1、加快校园环改力度,改善学校人文环境。

    借助市教育局对于校园的环改工程,三年间,我们对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各功能室进行了内外墙粉刷翻新改造;把学校食堂改造为A级标准;同时于2011年把200米环形煤渣跑道改造为塑胶跑道等等。通过这一系列项目的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环境得到了大大的优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加大条件改善力度,调动教师工作激情。

    提升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教师才会更加投入的做好工作。为了做好这一点,学校开源节流,争取资金,对师生就餐环境进行出新、改造,更换了部分餐桌,编桌就餐,并在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动足脑筋,尽可能让每一位师生体会到家庭式的温馨。除此之外,篮球场更新了2副篮板,活动室里新添了一张乒乓桌,节日里送上一盒巧克力,生日时送上一份祝福等等。办公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获得了全体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更换来了老师们的激情工作。
    3、加强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我们深深知道:教育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为了提高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3年里我们为学生微机房增添了34台计算机;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三年中我们新添图书2600余册;为了方便教学,我们在多媒体专用教室加装了3块电子白板和1套移动式实物投影,同时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工程等等。这些教育技术的支持,不仅大大方便了教学,更为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分  以管理促发展,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1、领导班子——讲团结,重务实,善创新。

    领导班子是学校工作的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率先垂范意识。学校现在拥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管理意识新,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一直以来,学校领导干部坚持教学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以德立威、以才增威、以公助威、以诚取威;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强化责任意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注重管理的细节化、人性化、现代化,不断创新管理,大胆实践,提高管理的绩效。2009年下半年,我校充分发挥民主机制作用,激发主人翁精神,在教代会上顺利通过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且在以后的几年里逐步完善,为学校深入实施主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同时,全面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激活充实干部队伍,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我们一方面对现有中层干部放手使用,在使用中加强考核,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积极选拔任用求真务实、实绩突出、弘扬正气、群众称赞的年轻教师,把他们及时放到教研组、年级组等合适的岗位进行培养、考察、任用,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增强了学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此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

    2、教师队伍——重师德,讲学习,比奉献。

    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以此作为教职工双向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始终遵循“修德 博学 诚毅 高尚”的校训和“承老区传统 扬水西精神 育一代新人 造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立校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的根本原则,让这些办学思想在广大教师中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校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级建设和学生学风建设的基石、准则和主旋律。同时号召全校教师人人争当“学生喜爱的老师”,大力倡导“三种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表率精神,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师德氛围。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三观”,即: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动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并力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三年来,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和班主任,有近40人次受到了溧阳市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时代的进步首先体现在观念的变化,“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校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自发自觉地开展学习,从学习中找“差距”,从“差距”中寻发展。而教师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读书学习,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和知识。因此,我校领导和教师对学习都非常重视。首先,在全体教职工中贯彻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学校定期投入一些经费用于购买教师类书籍,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和实现资源共享互补的平台。第三,要求教师在读书时,记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报告会等。最后,要求教师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外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这样,教师通过学习,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提升了育人能力和教育层次,达到了教师有品位、学校有发展、学生得实惠的学习目的。

    为使学校多出“名师”,快出“名师”,我校制订了《前马小学中青年教师三年自我发展目标书》,为教师创条件,搭舞台,鼓励教师争当 “领路人”。三年中,有21名教师被评为溧阳市及以上的“四类”优秀教师(其中常州市第十批学科带头人1人次,常州市第九批骨干教师1人次,常州市第四批教学能手2人次,溧阳市第七批学科带头人1人次,溧阳市第八批骨干教师4人次,溧阳市第七、第八批教学能手7人次,溧阳市第七、第八批教坛新秀5人次);有8人次在溧阳市优秀课评比、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二、三等奖。

    第三部分  以文化提品位,不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所学校是否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壮大和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内驱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灵魂。因此,几年以来,我校加大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力度,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强化办学思想,明确奋斗目标。

    在2011年8月份,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商议学校发展大计,形成了第五轮前小三年发展规划;2012年8月份,学校对办学理念、校训及三风进行了研讨、修正、提炼和解读,还同时将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承老区传统 扬水西精神 育一代新人 造学校特色”;校训:“修德 博学 诚毅 高尚”;校风:“求真务实 文明 和谐”;教风:“严谨 求实 善导 奉献”;学风:“乐学 合作 勤思 进取”等制成标语,安装到综合楼、宣传栏的显要位置。办学思想重新进行修订完善了以后,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办学特色的理解更加清晰明确,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校园设施,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在校园建筑、学校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即自然因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是一种潜在课程。因此,我校把环境文化建设上升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变的高度来加以重新认识,进一步加大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力度。

   (1)进一步完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工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各类图书,目前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已达2万6千多册,各种期刊62种。同时,以“知识的海洋”为主题的学生阅览室,宽敞明亮,环境优美,成为孩子们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

   (2)建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景点。芳草园建成“优秀教师”和“特长学生”风采长廊;综合楼、教学楼壁廊建成德育天地和红色文化长廊;美术室前建成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书画长廊。这一个个文化景点廊已成为师生和家长们流连驻足的地方。

   (3)班级文化建设井然有序。学校对班级文化部署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课室内统一了布置内容,规范了布置形式,如队角、学习园地的定位,图书角内图书的规范摆放等。各班班主任在班级文化的布置、装饰上,都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到在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色。

    3、构建校园管理特色项目,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由于我校处于江苏省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附近,其中蕴涵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社区教育资源,同时结合小学生基本道德教育、心理素养和人格培养等方面较忽视的实际现状,因此,学校以此为载体,确立了“水西精神伴我成长”校园管理特色项目,现已被列入溧阳市校园管理特色项目实施规范学校行列之中。该项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持续推进、人人参与、活动建构、多元互动、发扬传统、注重创新、师生受惠、和谐发展的原则,通过四年多来的实践努力,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传承老区传统,发扬水西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办学特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设置红色课程,传承美德;(2)唱响红色歌曲,燃烧激情;(3)诵读红色经典,昂扬正气;(4)谱写红色感言,滋养心灵。

    第四部分  以质量求生存,让老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教育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努力让老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促进他们快乐成长。

    1、注重德育,追求实效。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为此,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构建“水西精神伴我成长”校园管理特色项目的同时,努力追求实效,抓好德育工作。

   (1)落实常规,狠抓养成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为此,我们在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每周都有养成教育的重点和要点,针对性强,目标明确。②值日点评。每周值日行政都要对各班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纪律等方面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③学生日常行为记录手册。注重对学生日常活动中正在发生的失范行为进行正面评价、提示、引导,从细节处检查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④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安排红领巾监督岗成员在课间、做操、就餐、上学放学时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监督、评分。⑤开展每月一次的 “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⑥升国旗制度。每周一都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我们利用鼓号队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精心制定每周的升旗仪式主题,各班根据学生的发展状态推荐升旗手、护旗手,国旗下讲话由优秀学生轮流上台演讲。通过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以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为教育情境,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举行“与不良习惯告别”活动、利用晨会课、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说理认同,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前马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班主任月考相结合,以严格的常规要求和常规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目前,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健全心理正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益的品质。

   (2)注重体验,开展德育特色活动。德育贵在实践与体验,为此,我们追求走进心灵的德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于队员身心健康发展的少先队体验活动,为雏鹰展翅搭建舞台。

    ①我们组织队员积极开展“爱心基金捐款活动”、“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小伙伴,手拉手活动”以及 “给妈妈洗脚活动”培养队员的爱心、责任心和感恩之心。

    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针对生存能力差、责任感不强、承受能力弱等当今少年儿童心理素质中普遍存在的缺陷,我们通过国旗下讲话、橱窗广播、晨会课等广泛宣传生命知识;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以“生命的意义”为内容的主题中队活动;举办“珍爱生命 ”图片展;开展“生存基本技能”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③ 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校园十大孝星、美德少年”主题活动;“走进常州春秋乐园”、“春游天目湖、亲近大自然”、“走进水西、缅怀先烈”等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的慈善公益活动等等。另外,我们还利用国庆、重阳、元旦、六一等节庆日、重大新闻等有利时机开展了更多的、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苦卓绝和伟人的丰功伟绩;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感恩的美妙;感受到了付出后的充实和幸福;感受到了公正、公开、公平以及激励、宽容的重要;感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这也正应了那句话:给学生一片天空,学生会还你数不尽的精彩。

    2、健全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面对学校实际状况,教师必须增强发展创造意识、质量生存意识、目标忧患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以质量为中心,以队伍为根本,以课堂为重点,以管理为保证;进而促使各项教学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教导处、教科室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积极探索和推进有效教学。在坚决执行“五项严规”,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确保“减负增效”。具体体现为:备课方面,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同时,强化了个人备课,做到集体智慧与个性发挥的良好结合,引导教师研究课程、学生、教材和学法,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上课方面,深入对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究,优化教师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开放式、情感式教学,结合学校开展的“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和公开教学研讨活动,促进对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与此同时,及时地进行评课、议课和反思、总结,坚持撰写教学周记,使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求精务实,力求精选精批重改,检查中坚持“严”字当头、质量为先(首先体现在作业布置方面:本学期学校要求平行班之间周一到周五每天各学科大致作业内容应保持相同,周末作业必须相同;作业量不得超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其次体现在作业监控方面:分管领导每周调研2次及以上,每两周汇总通报);辅导方面,注重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全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提优与激励后进生相结合。强化对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有效互动、课后总结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主动学习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力倡导推广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质量及“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学校围绕这五大方面对每位教师进行月考和期考,并以这两方面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明显。(具体表现为:过去三年,我校学生在溧阳市小学学科知识质量常规调研和六年级学生学业知识达标考核中,其综合素质表现尤为突出,处于全市第一集团前列)

    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尤其是学生平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及时记载学生的成长轨迹,更能让学生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与进步。记录袋中有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评价表”,有学生发表的习作,有成功的小制作,也有获奖的书法、美术、科技等作品。“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健全了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学校以“承老区传统 扬水西精神 育一代新人 造学校特色”为办学理念,以“习惯良好、人格健全、自主发展、个性鲜明”为培养目标,以课题《挖掘老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研究》为契机,结合地方社区资源优势开发了校本课程《水西精神伴我成长》,该课程紧密与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如赴水西村及周边社区对农民进行采访,到水西村新四军纪念馆当小导游,多次为本市有关学校、单位和外来游客作讲解……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是老区人民的后代,不要忘了本。与此同时,学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需求,坚持开放了图书室、阅览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专用教室,开辟了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此项校内外结合的举措充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质服务,同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效保障。

    4、加强体育、艺术和科技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一直以来,我校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的建设,在坚持上好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基础上,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健身活动时间,为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三年里,学校成功举办了三届“体育活动月”活动和三届“体育节”,并开展“大课间”游戏活动项目比赛。全体师生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宗旨参赛。比赛中运动员拼搏奋进,拉拉队热情高涨,参赛队员表现尤为出色,共计600余人次在大赛中获奖。通过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健了学生的体能,增进了师生之间、班级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同时也成为校园内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我校坚持艺术育人,以完善学校管理为依托,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把音美学科作为落实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坚持学科渗透,不断强化艺术教育,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管理与投入,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三年以来,我校在校、市级及以上艺术类汇演或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少儿舞蹈队曾代表溧阳市科协参加常州市科技节汇演。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是普通教育的一个基本形式,它的功能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教育,它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科学志向和科技道德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三年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科技教育,成立了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全校性的科技活动:如科技节的举办,从方案的顺利实施到活动过程的有序开展,都能充分尊重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的1人次,二等奖1人次,获溧阳市级奖的有6人。

    第五部分   以科研促提高,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后劲

    1、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教育科研。

    振兴民族的希望靠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靠教师。科研是教学的先导,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尽快促使他们从“教学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真正使我校成为一所在溧阳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农村实小。在过去的三年中,我校教师在市级及其以上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有200余篇。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课改路子。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科研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才能更加明显地提高成效。因而,我校承担并开展了《挖掘老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教育研究》(溧阳市级综合课题)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整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常州市级)两个“十一五”课题研究,现均已结题,并在2011年溧阳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分获一、三等奖。在2009年,学校部分骨干教师申报了八个溧阳市级备案课题,都已于2011年12月顺利结题。与此同时,学校于2011年2012年又新申报了1个常州市级课题和10个溧阳市级课题,其中有8个课题已经在2012年12月份通过了中期评估。这些课题的研究,真正将课改中最热点的问题凸现出来,把研究深入到师生课堂教学交往中的互动策略及教师教学方式等问题上来,融校本教研、课改实验、素质教育与课题研究为一体,提高了实效性,使校本教研有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大家一同研究并解决问题,始终处于合作探究的良好状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研究最佳的教法,逐步找出了一条立足学校实际,符合本校教师专业特长,学生乐于接受的课改路子。因而,在过去的三年中,学校学科教研组累计3次被评为溧阳市优秀教研组或优秀备课组,2010年和2012年两次被评为溧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

    第六部分  以服务创先导,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再提高提供后勤保障

    教育就是服务,坚持始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正因为如此,三年来学校后勤围绕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重点体现为:

    1、狠抓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始终是学校的头等大事,重于泰山。三年来,学校通过健全安全工作组织网络、制定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来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工作意识。对学生接送车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接送车辆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的接送车驾驶员定期进行培训,开设学生接送车通道。加强值日教师的责任心,对学生上学、放学均能在校门口及候车室附近的岔路口加强护导,每天进行清校制,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等演习。按制定的安全预案组织开展重大活动。总务处能及时按上级要求对用电、设施设备、校舍等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强来访人员的登记制度。学校对食堂管理做到认真执行卫生工作条例,严格把关:把好食品采购关、安全操作关和餐具消毒关,真正做到严防病从口入。巩固平安校园建设的成果。

    2、加强学校财务管理。

    规范教育收费、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教育内审力度,努力提高教育经费运行质量,科学规划学校基本建设,坚持勤俭办教育、办学校,全面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第七部分  学校后续发展的潜思考

    1、继续有效挖掘和合理利用老区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校园管理特色项目《水西精神伴我成长》的内涵,夯实学校的特色文化。

    2、继续搞好优秀教师梯队工程,加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向各学科辐射。

    3、坚持走小班化教学之路,继续做好“如何管理与优化小班化教学,促使小班化教学效益最大化”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各位领导,新的春天,拉开了新的序幕,奏响了新的乐章,充满了新的希望!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鹰击长空的气势迎接新的挑战,用每一位老区园丁的智慧双手,努力聚集和坚持传递教育正向能量,力争使学校管理从特色上求突破,在整体上促发展,让师生受益,让人民满意!真诚地期盼得到在座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