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向您提供“订单式”服务,贵单位可以从菜单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交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相信通过我们的专家与贵校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讨,定能解决贵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贵单位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服务项目
一、中小学校班级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中小学干部管理文化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指导
四、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资源服务。
六、教师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七、学生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学习。
八、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九、学困生管理与转化指导。
十、学校品牌及校园文化宣传。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13452308811 袁老师
邮箱386814953@qq.com;
哲学教授的实验课
年近花甲的哲学教授在上最后的一课。课快结束时,他拿出了一个大玻璃瓶,又先后拿出一袋核桃和一袋莲子。他说:“我今天给你们做一个实验,希望你们每个人能一辈子记住这个实验的结果。”
在座的学生当时都很奇怪、哲学课还能做实验吗?
老教授把核桃倒进玻璃瓶中,直到一个也塞不进去为止。这时候他问:“现在杯子满了吗?”学过哲学的同学已经有了几分辩证法的思维,回答:“如果说装核桃的话,它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出莲子,用莲子填充核桃留下的空间。
老教授笑着问:“你们能从这个实验中概括出什么哲理吗?”
同学们一个个开始发言,有人说:“这说明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满,只有相对的满。”有人说:“这说明了空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想挤,总可以挤出来的。”还有人说:“这说明了空间可以无限细分。”
最后,老教授说:“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还没有说出我想让大家领会的道理来。你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先装的是莲子而不是核桃,那么,莲子装满后还能再装下核桃吗?你们想想看,人生有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被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事困扰,看着人生就沉湎于这些琐碎的事物之中。到了最后,却往往忽略了去做那些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结果,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实验,如果莲子先塞满了,就装不下核桃了”
一片静默之中,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蒋哗)
一张纸片的命运
上大学时的一堂哲学课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那次期中考试,班上的一名同学各门功课都考得一塌糊涂,于是在哲学课上他忧心忡忡,无精打采地听课。他的异常引起了哲学教授的注意。教授提了一个辩证法间题让他回答。题目是这样的: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到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也许是由于惊慌,那位同学一时回答不上来,后来他顿了顿说:“扔到地上就变成了一张废纸,这就是它的命运。”
教授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当着大家的面在那张纸上踩了几脚,纸上印了教授拈满灰尘和污垢的脚印,然后又让他回答同样的问题。
“这下这张纸真的变成废纸了,还有什么用呢?”那个同学如是说。
教授没有出声,捡起那张纸一下子撕成两半,然后让那位同学接着回答。
我们被教授的举动弄糊涂了,真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那个同学也被弄糊涂了,他红着脸回答道:“这下纯粹变成了废纸两张。”
教授不动声色地检起被撕成两半的纸,很快在上面画了一匹奔跑的马。他刚才踩过的脚印恰到好处地变成了骏马蹄下的原野,奔跑的骏马充满了刚毅、坚定和张力,让人充满了遐想。我们为教授深厚的速写功底叫好。教授举起画说:“现在请你回答,这张纸的命运”
那个同学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干脆利落地回答道:“你给一张废纸赋予了希望,使它有了价值”教授脸上稍微露出了一点笑容。很快他掏出打火机点燃了那张画,一眨眼的工夫、画变成了灰烬。
最后教授说“大家都看见了吧,起初一张并不起眼的纸片,我们以消极的态度看待它,原本没有多少吸引力的纸片就一文不值。我们使其遭受更多的厄运,纸片的价值就更小了。如果我们放弃希望使其彻底毁灭时,很显然,纸片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和价值,但后来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它,在上面画一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东西,纸片的命运马上起死回生,价值陡增。可见人的心态有多重要。”
大家都陷人了沉思
“一张纸片可以扔在地上被我们踩来踩去变成废纸,也可以作画、折叠成飞机,飞得很高很高,让我们仰望。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放弃理想和希望。一张纸片有多种命运,更何况我们呢?记住,你看见阴影是因为你低着头。命运如同掌纹,弯弯曲曲,却时刻掌握在自己手中啊。此时的厄运和不幸并不能决定彼时的命运和希望。希望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能很快振作起来,把自己变成一张充满美感的纸片,不要成为一张沾满污迹的废纸。”教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
那年期末考试,全班同学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想这与那张纸片有关。(马国福)
宁愿做碳
记得一次化学课上,老师走上讲台,看见黑板上写着“韩信”等字,问“今天没人值日?”同学们不敢出声。老师笑了:“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代替值日生擦一回黑板?”说着就将黑板擦干净了。
那天化学老师的讲课内容是“碳”:“谁能告诉我,碳是干什么的?"有人说:“烧火”老师说:“倒也没错,但烧了太可惜,不如给它加温加压到一定程度,碳会变成石墨,而石墨可做铅笔芯、做柑埚,更有价值。”
“可是,如果继续高温高压,再到一定程度,你们说碳会变成什么?”学生议论后,老师回答:“碳会变成钻石!”
有一个同学马上问:“需要多大压力?高压锅行不行?”
教室内哗然,少男少女们神采飞扬,议论纷纷。老师笑着摆摆手“安静!我告诉你们,碳变成钻石需要--像韩信钻胯那样大的压力!”
我们当然不相信,但都抬头傻傻地听:“韩信之前是一个乞丐而钻胯之后不久就成了中国古代著名将领……”
“虽然这个类比未必恰当,但是,我要告诉大家,韩信所承受的压力,也许比碳变成钻石所承受的压力大一万倍!你们走上社会后,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将来有心灰意懒的时候,就请回想一下我们今天上的化学课……”
我一直记得这节课,也一直把自己看做社会中的一块“碳”尤其在我面对压力时,我会看见光明的未来。(张小失)
有话“巧妙"地说
这三个教育小故事为什么要合在一起?
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把抽象的道理通俗化、直观化;二是紧扣学科特点,信手拈来。教育是一个智者的事业,同一个道理,直白的说教就会使人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接受,换一种方法,不仅有趣,还能让人回味良久.禅宗大师从不絮絮叨叨地说理,而是打比方、讲故事,让听者自悟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孤儿院的孩子问院长:像他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院长笑而不答,只给了他一块石头,让他第二天去集市上卖,但同时嘱咐他:不管别人出多高的价格都不要卖。这个孤儿照办了奇迹出现了:竟然有很多人要买这块石头,而且出价越来越高。后来院长又让他到钻石、黄金市场上卖,仍然盛况空前。这个孤儿不知其中的玄妙,院长告诉他:“一块普通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其实它一文不值。所以,做人首先要自我珍惜,生命才有价值。”
哲学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它还会还原于生活,这两位哲学教授都善于利用学科的长处说理。那位化学老师也深得教育的奥妙,取学科知识为教育资源,水到渠成,不着痕迹,实为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