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云南省6个项目获奖
时间:2016/1/11 16:17:32 点击:1577次
yunnan.eol.cn2016年01月11日 00:00
记者从云南省科技厅获悉,在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云南省有6个项目获奖,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本次获奖项目涉及有色金属冶金、交通运输、农业、人口健康等领域,是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长期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创新,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和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充分体现了通过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全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
由昆明理工大学杨斌教授等主持完成的“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传统冶金技术处理复杂锡合金资源利用率低、环保影响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成功开发了真空蒸馏处理复杂锡合金的新技术,成果先后在云锡集团等19家国内企业建成36条生产线,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建成6条生产线,累计年处理复杂锡合金15万吨。2005年至今,项目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4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85亿元人民币,新增利税16.46亿元人民币。项目成果在全球冶炼行业及二次资源回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孙乔宝教授级高工等主持完成的“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桥隧道结构安全保障、高陡边坡稳定性保持和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运行性能提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高墩大跨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监测评定、隧道安全可靠性移动快速无损检测诊断、高陡边坡稳定性甄别与保持和连续长大下坡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保障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及装备。成果在云南、重庆、浙江等省市的53条山区高速公路上成功应用,累计应用里程达3960公里,研制的装备应用于1129个路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89亿元。
由云南师范大学黄遵锡教授等参与完成的“基于酶作用的制革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及关键酶制剂”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传统制革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社会关注热点,该项目以开发污染化学品替代技术和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为目标,成功开发了以酶处理技术为基础的制革准备工段污染物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全国已有300多家制革企业全部或部分采用了该项目技术。成果对提高制革工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由云南安化有限责任公司段满贵正高级工程师等参与完成的“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在高速并联机器人自主创新,设计理论、关键技术、成套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该成果已在天津力神、云南安化、杭州娃哈哈等10余家国内企业成功应用,为国产高速并联机器人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亚雄研究员等参与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我国小麦育种中可用亲本资源短缺和品种对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频繁丧失两大关键问题,从1989-2014年系统开展了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的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该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林主任医师等参与完成的“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针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新流行形势及应对艾滋病疫情新变化的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明确了影响我国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创新性生物学标志物,获得了适合我国艾滋病毒的疫苗研发与评估的关键技术,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成果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对有效遏制我国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