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最新消息

本中心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向您提供“订单式”服务,贵单位可以从菜单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交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相信通过我们的专家与贵校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讨,定能解决贵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贵单位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服务项目

一、中学校班级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中小学干部管理文化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指导

四、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资源服务。

六、教师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七、学生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学习。

八、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九、学困生管理与转化指导。

十、学校品牌及校园文化宣传。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13452308811 老师

邮箱386814953@qq.com



科研动态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动态 >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时间:2016/1/22 18:42:03 点击:2154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思想,也在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未来。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的修为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当作为父母的你们听到“控制是最坏的教育”“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等类似的话时,是否会反思?

  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常可怕的育儿观。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育儿观呢?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孩子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

  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孩子的行为习惯。

  孩子咬手指,要不要制止

  孩子为什么要咬手指?有研究发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咬手指了。婴儿觉得把手举起来放进嘴里,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项壮举。孩子1岁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嘴里试探。

  有的家长很紧张,其实孩子是非常小心的,处在全然觉知的状态中,只要他们不被打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只要保证周边的环境安全卫生,就尽量让孩子自由探索吧。

  有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行动得晚,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点,不要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去呵护的,而不是要我们去改变的。

  别让你的控制欲成为孩子的枷锁

  爸爸很少用结论吓唬的方式教育我,我小时候跟他一起钉钉子、刨木头,这些看似危险的动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忆。

  孩子天然处在觉知的状态中,他不会有事没事就把自己弄伤了。比如孩子爱玩儿刀,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有过这种体验的孩子,被绳子缠住时才会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孩子只是学到一些结论,他的智力是不会发展的,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我见过很多孩子,个子很高,连楼梯都不敢下。妈妈时刻处在焦虑中,孩子觉得探索新世界、摸索新事物是件恐怖的事情。

  控制就等于扼杀精神生命,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就会感受到痛苦。

  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签合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怎么跟你签合同?怎么跟你定一个规矩去执行?这是不合理条约。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

  有的妈妈问我:她的孩子已经会刷牙了,可还要她帮忙一起刷,该怎么办?

  我问她:你们一起刷牙时,感受是什么?

  她说:都很开心啊。

  我就说:那一起刷牙有什么问题?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规矩呢?如果这个规矩让孩子很开心,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规矩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这个时候的规矩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孩子还是会遵守规矩的。

  孩子有了坏习惯怎么办

  有的孩子一直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认为自己是乖孩子,别人一定会爱他们。但当他们遇到挫折,再乖也没人爱时,这个逻辑就会被冲击,然后可能发生很可怕的事。

  我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他的生活都是父母安排的,他想做一件父母没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他被压制得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宝贝儿,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思想,虽然我没有能力全部理解,但我可以陪伴你。”

  家长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干旱时节,小树为了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园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才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网友“清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