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教育2015年十大关键词
时间:2016/1/11 14:24:07 点击:1918次
对中国教育来说,2015年注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既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5年来的教育发展成效,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验收;这一年又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期中大考,许多新推出的改革举措,正面临时间的检阅。
2015年又恰逢中国教育报高教版创刊30周年。作为传统教育媒体,这一年,我们带着欣赏而又挑剔的目光,密切关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 1 大学章程
【相关阅读】
《大学章程建设的十年探索》5月25日
《建立体制对创新的包容是当务之急》8月31日
《彰显大学办学特色的三个层次》12月14日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国内所有高校章程的核准工作,必须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教育部办公厅在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在章程中客观表述学校的组织特征与定位,并以章程建设推动高校综合改革。从2013年开始的这项被誉为“大学制宪”工作,今年或将宣告完成,高校办学也将全面进入“宪章时代”。
从本报了解的情况看,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以及地方211高校的章程,今年年中大都被核准并对外发布;其他大学的章程,年底才开始密集对外公布。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章程制定的难度所在。
从此前情况看,社会公众对大学章程其实并不太了解,甚至也不十分关心。从南昌大学简称南大所引起的社会热议,就可知道公众的兴奋点还停留在浅表层次。其实,大学简称就如同中国人的姓名,只要不引起误会,完全一样也并非大不了的事。名称之外的差异,才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公众可能不了解的是,早在2005年,吉林大学就已制定了大学章程。从吉大的十年探索看,章程最主要的作用,是协调大学、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赋予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这也是章程被尊为“大学宪法”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对大学章程寄以厚望。大家都希望大学有了章程就能依“章”办事,改革创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创新也好,特色也好,都会有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包容。否则,还谈什么办学自主权呢。
大学章程对大学、政府、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新事物,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些批评“邓亚萍兼职教授”的人们,有几个翻过法大的章程?
关键词2 两个一流
【相关阅读】
《“姚班”十年:一场精英教育秀》3月2日
《转型:少年班迈过青春期》6月22日
《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双一流”的思考》12月7日
“211工程”“985工程”成功实施之后,人们一直希望有一项新的激励,以促进中国顶尖大学建设,提升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2015年秋冬,“两个一流”如期而至
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外界的诸多怀疑不同,我们认为,中国少数大学和学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的水平。强大的政府支持和近20年积累的经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的实践平台,也为“两个一流”建设提供了保障。
我们更为关注具体操作层面。清华“姚班”和中科大少年班,从不同的侧面代表了中国高校探索培养拔尖人才的成功尝试。“姚班”更多拷贝了美国的培养模式,注重“交流、探讨、创新”;少年班则更多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升级改造,鼓励“勤奋、从游、攀登”。当然,用几个字来概括这两个班,只能是挂一漏万。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班是殊途同归,都共同指向了“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
在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外,我国还有一大批称为行业特色型的大学。这些原来隶属于行业部门的高校,其办学特色可谓与生俱来。对政府部门和这些高校来说,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都将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30年前在中国教育报高教版创刊号上,蒋南翔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方向问题和质量问题。方向问题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质量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对于当前的“两个一流”建设同样十分重要。
关键词3 向应用型转变
【相关阅读】
《反思高教改革的“两个三十年”》9月21日
《寻找地方高校转型的“定海神针”》11月23日
《加快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11月30日
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一直是近两年的高教热点。在“更名”“升格”以及“600所地方院校改办职教”的热闹之后,2015年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这场争议画上了休止符。
地方高校为什么要转型,包括本报在内的诸多媒体这两年都有较多关注。有学者从高教改革“两个三十年”的角度进行了反思,认为后三十年教育改革所坚持的“三个面向”,实际上是对前三十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理念的重大更新。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教育改革淡漠了我们脚下的这块大地。我们认为,这种反思对正在进行的地方高校转型,无疑有重要借鉴作用。
从2008年起,安徽省就开始探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他们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明确提出集体转型、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中德两国总理今年共同视察合肥学院,也让这所十余年来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地方高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正如教育部学校规建中心主任陈锋所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真正问题,不是叫不叫职业教育,更不更名为大学,能不能申请到硕士点等等。加快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道路,让每一个大学生4年之后能够愉快地走出校园,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大问题。
关键词 4 中外合作办学
【相关阅读】
《国际化不是简单的你来我往》3月23日
《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样本意义》9月28日
《国际合作培养的“非常规”之路》11月23日
2015年的冬季,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筹)在汕头启动建院仪式。李嘉诚说:“为缔造有希望的未来,我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大家要不甘心当奇迹的等待者,要成为奇迹的成就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的中外合作办学脚步似乎愈发猛烈,目前,除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筹)等9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亦接近2000余个。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等,对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为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起着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度与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中外合作办学面临诸多需要审视的问题。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教学质量的保障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我国部分高校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或者无法严格有效运转的现象还存在,尤其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专业设置审核程序、课程实施审核程序、专业评估等方面值得重视和关注。
就上述问题,教育部财务司曾专门组织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赴英学习内控制度。英国大学的内控制度不仅仅事关经济活动,还是涵盖大学运营的所有方面。英国大学虽然绝大部分是国立的,但这些国立大学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治理模式是政府宏观引导、高校自主运行。我们的一些大学在内部治理上表现了充分的“不自信”,主动将自己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关键词 5 互联网
【相关阅读】
《农村调查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3月9日
《“互联网 ”时代大学如何坚持质量导向》6月8日
《“互联网 ”激活校园创新创业细胞》10月12日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互联网 ”概念,正式提出制订“互联网 ”行动计划。十月,全国首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吉林大学举行。该项全新赛事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标志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进一步融合与连接。对于创新源头的高校而言,如何融合、怎样连接,以激活校园每一个创新创业细胞呢?为此,高教周刊特约10所高校校长就“互联网 ”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毋庸置疑,“互联网 ”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慕课为代表的教育细分领域愈发清晰,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一定会倒逼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改革。高校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加速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校内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国内一大批以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创客空间为代表的新型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校打造众创空间,如何发力与借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的“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计划”和“独立活动计划”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整体推进创新教育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我们也应该在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学校打造的具有国际化与研究前沿水平的实验室平台,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科研工作机会,着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以教师科研背景为支撑,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引领,采用创新和创业相结合、孵化和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打造科研型众创空间。
关键词 6 创新创业教育
【相关阅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如何发力》5月11日
《一场整理梦想的“聚青春”》7月13日
《“众创空间”里的精彩创业》8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要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原创型企业及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宏大时代背景下,高校、政府、企业和大学生自身应如何作为?在黄淮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大家谈”国际论坛上,来自各行业代表围绕“双创”教育,进行了深入对话。海内外专家讨论认为,除了学校要创建良好的制度和平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外,政府和企业也需承担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扶持、助推等行业支撑。当然,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清晰的认识和精心的准备。
在国家战略层次的推动下,大众创业的脚步从未像今天这样急促,万众创新的号角从未像今天这样嘹亮。2015年,不少高校积极试水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力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坐标。江南大学立足地方特色,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创客空间”;紧抓痛点,拓展服务保障;主动融入市场,优化孵化环境。实践证明,“双创”育人效果显著。
不可否认,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高校创业教育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校地、校企多级联动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但创新创业的方向不同,目的地终归是一致的。其实,创新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如果没有走错路,哪里会发现新的路?
关键词7 自主招生
【相关阅读】
《高校自主招生回归选拔有特长学生的本源》3月9日
《一颗棒棒糖上粘着多少智慧和美妙》3月16日
《自主招生不能在局部上迷失》4月6日
今年,备受关注的“华约”“北约”“卓越”等高考联盟彻底解散,淡出历史舞台。而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2015年自主招生方案公布,自主招生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2015年全国共有90所试点高校,其中77所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工业大学等13所高校只面向本省(市)招生。
通过梳理发现,今年的自主招生和往年相比,突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四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据调查,经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在学业、科研、创新等方面能力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定位不明确,热衷于“掐尖”“抢生源”;部分高校以联盟形式在高考前组织大规模文化考试,被社会称为“小高考”,影响了中学正常教学秩序;个别高校招生程序不够完善,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我国高校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招生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例如,哈佛大学的招生办主任威廉姆一干就是40年,全职从事人才评价与选拔,为哈佛招收符合各学科特色的优秀学生,而不是简单招收分数最高的尖子考生。客观而言,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部分高校仍以笔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而这正是社会质疑自主招生抢生源、高分掐尖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应试教育难以根治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8 教学改革
【相关阅读】
《中医药教学改革亟待“扶正祛邪”》1月12日
《慕课来袭,还蹭课吗》5月11日
《课程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6月2日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尤其是本科教学改革,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基所在,正所谓“一流大学抓本科”。
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中药点燃了全球对中医学的探究热情。“系统改革中医药教学的时机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初对外公布本科教学改革方案。该校在中医实验班5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将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全面推行“院校 师承”模式,从本科新生入学就为学生配备导师。
一方面是传统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另一方面伴随着教育开放的脚步,慕课汹汹来袭,大规模在线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蹭课现象还会存在吗?为此,高教周刊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临沂大学及福州大学五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蹭课”问卷调查,面向师生随机发放问卷7201份。调查结果显示,蹭课折射出值得反思的教育管理之问。
大学生蹭课现象凸显的是校方单方面提供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以某大学为例,目前学校开出207门课程供选修,覆盖了校内所有专业,但热门专业课程依然供不应求。例如某教师的西班牙语选修课只有30个名额,但选课人数达到难以容纳的2000人。此种困局如何破解?
学校除了采取课程立项的形式,加强校内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外,还要从“互联网 ”思维入手,鼓励教师创建网络课程,同时引进慕课、微课等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供大家修读。另外,学校亦可尝试学分制试点改革,学生自主选专业、课程、老师,真正实现我的课程我做主。
关键词9 思政课
【相关阅读】
《一场微电影与思政课的幸福相遇》1月5日
《向“背多分”的思政课说“拜拜”》9月28日
《思政课:说到底是要触及学生的灵魂》11月9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学思政课总给人以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印象。作为一门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大学生个人前途都密切相关的必修课,思政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窘境,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从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广泛传播里,许多大学教师看到了国外“思政课”的新玩法。同样是关于幸福的话题,河北大学柴素芳老师想到了微电影,并把这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用到了思政课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国内多数微电影作品呈现的是怪诞、轻松、搞笑的格调;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河北大学在微电影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主题有机融合。用他们的话说,思政课老师要能被学生信任,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去体验幸福、珍惜幸福,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平心而论,为了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少高校一直在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并且在内容、教学、考试等诸多环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台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发呆玩手机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厦门理工学院摸索出的结论是,思政课的实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二是反映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
“很多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人,可能没有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东北大学认为,要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让学生能品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从原著中领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课上,任课教师会精选原著篇目,精心导读;课下,学生分组自行学习和讨论,教师跟踪指导。
思政课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抬头率”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学生一生一世的理想信念问题。这也是每个思政课教学改革者的心声。
关键词10 回归课堂
【相关阅读】
《回归常识 不负大学好时光》9月21日
《记笔记: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10月19日
《研究生为什么还需要“死记硬背”》12月7日
“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育教学改革。”
“不能以教育创新,代替教育改革。”
时值年末,在许多机构举办的年度教育盛典、学术年会上,不少学者发出了上述呼吁。在他们看来,许多以“改革”名义出台的举措,并没有触动问题的本质,而是“碰到问题绕着走”。
到底什么是真的教育改革?这实在是值得大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一个专业媒体,我们对迎面而来的各种新思潮、新举措保持高度关注,同时也在审慎地观察思考由此带来的可能影响。
这一年,我们呼吁大学生活要回归常识。诚如中国科大校长万立俊所言,无论憧憬和向往,无论困惑与迷茫,大学生都应该回归“做人立德”的常识,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有德之士。回归“读书科研”的常识,不要把常见的勤工俭学、摆摊卖串儿、走街串巷送快递当成创业,不要把简单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的研究当成创新。回归“自理和自立”的常识,告别之前的依赖,要学会自理、自立和承担责任。回归“独立思考”的常识,保持头脑清醒,不冲动,不跟风,不“人云亦云”。
这一年,我们呼吁大学学习要回归常识。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记笔记”“死记硬背”等等,似乎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意味着大学里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的渐行渐远。高教周刊2015年刊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汪晓军的文章,不仅在于重新挑起一个看起来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就是想提醒大学里的师生,学习从来就是一个苦差事。
这一年,我们希望大学改革回归常识。人才培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机构最本质的特征,大学无论如何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应该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慕课也好,翻转课堂也好,“互联网 ”也好,创新创业也好,大学里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和高素质的学生,再好的技术手段也会等于零。
套用一位名人的话,“双一流”建设的胜利,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