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向您提供“订单式”服务,贵单位可以从菜单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交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相信通过我们的专家与贵校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讨,定能解决贵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贵单位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服务项目
一、中小学校班级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中小学干部管理文化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指导
四、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资源服务。
六、教师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七、学生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学习。
八、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九、学困生管理与转化指导。
十、学校品牌及校园文化宣传。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13452308811 袁老师
邮箱386814953@qq.com;
针对本区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实际,河南省滑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借鉴江苏海安和北京教育学院的经验,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教师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骨干教师“三磨研修”培训模式和教师全员“双课堂主题课例式”岗位培训模式。
骨干教师“三磨研修”培训模式中的“三磨”,即磨课、磨题、磨文章。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生成好课的过程。磨题是指教师有意识进行解题锤炼、琢磨,努力形成解题技能和解题教学策略的过程。磨文章则是教师对教材、教法、教学技能、教学设想、教学体会等进行深入研修和探讨,撰写成文章,反复推敲,产生精品的过程。
“三磨研修”大致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磨课,通过选定磨课题目,开展备课分析,编制教学方案;在备课组说课,集体讨论修改;然后观看名师教学录像,对比研讨,二次修改教学方案;随后组织同伴听课试教,三改教学方案;最后二次试教,录像回放,四改教学方案。如此反复,直至形成终结教案,教师撰写磨课体会,磨课教案结集共享。
磨题,分为磨课时练和磨考题两种。前者是由任课教师每课时为学生编制有效的巩固和检测学习成果的练习。教师根据课时内容、目标和学情分析,编制课时练,由备课组集体研讨课时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典型性,提出修改意见,经过教师修改,形成终结课时练,结集共享。后者是教师通过亲自下水做考题,在互评中对易错题目进行解题能力分析,进而通过多次做题,进行题型分析,研究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并进行难度、命题覆盖和命题趋向分析,最终编制出贴近课标、教材的考试命题,结集共享。
磨文章,在以上“两磨”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写作提纲,撰写研磨体会,并进行交流研讨,集体推敲,提高教师写作教学反思和教科研论文的能力。
教师全员“双课堂主题课例式”岗位培训模式,是把培训课堂设在教学现场,既是学生学习的课堂,也是教师培训的课堂,突出解决教师在课改理念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某一方面问题。“主题课例”,是将培训主题融入教师执教的具体课例,用实际课例剖析和阐述主题;围绕培训主题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实践课例践行培训主题,讨论剖析升华培训主题。该培训模式的主体是学科项目负责人和县级研修员组成的研修团队,培训对象是本学科教师,以解决现实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双课堂主题课例式”培训,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
准备阶段,培训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梳理、筛选和提炼培训主题,探讨交流,分析论证,达成共识,确定主题,并明确分工,主持人负责培训课备课指导,研修团队准备“主题课例”,在此基础上将全县所有乡镇教师进行分区划片组班,以参训教师人数不超过60人为宜,告知培训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前期准备,并在片区内选出开展活动的基地学校。
实施阶段,主持人通过讲座明确主题,现场课例展示主题,执教者剖析讲解主题,合作交流围绕主题,评委团点评升华主题。
总结阶段,针对本期培训活动,项目组设计准备了班级组织评价表、参训教师满意度评价表、学生评价表等,从培训需求、培训主题、培训方式与方法、培训收获、培训资源和培训团队的服务与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反馈。
“三磨研修”和“主题课例”培训模式,在培训实践中既以培训机构(培训院校)为主,又向参训教师岗位实践研修延展,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重点,以任务驱动为抓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转变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解决具体问题;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聚焦实践问题,突出实践专题研修,通过自主学习和参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借助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在教师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专业引领,在教师培训管理部门的监管下,实现教师培训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这种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县域教师培训模式,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支“用得上、靠得住”的本土学科研修团队和课改“种子”教师,也真正实现了成就他人、发展自己的培训目的。(作者:郭文革,单位系河南省滑县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6年5月25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