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向您提供“订单式”服务,贵单位可以从菜单中选取一项或多项,提交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服务内容。相信通过我们的专家与贵校师生一起共同探索研讨,定能解决贵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贵单位快速发展。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服务项目
一、中小学校班级文化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中小学干部管理文化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指导
四、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指导。
五、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资源服务。
六、教师国际、国内文化交流。
七、学生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学习。
八、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指导。
九、学困生管理与转化指导。
十、学校品牌及校园文化宣传。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电话: 13452308811 袁老师
邮箱386814953@qq.com;
2015年7月30日,我们七贤学区70多名教师在徐主任的带领下,冒着酷暑来到美丽的大都市——上海。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的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济南市市中区七贤学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高级研修班”进行学习。
在这里我首先非常感谢区教育局、教育办、学校领导给我这么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其次感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个星期以来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的安排。短短的5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7、8月的上海酷热难忍,但我们累却快乐着。我们天天聆听不同的教育专家和领导的讲座,每天都过得幸福而充实,因为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新的前沿的知识。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是自己得到更大的提升,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本次的培训内容有关于教师教学特色的思考、研究型教师素质及自我培养、听评课范式的转型、课堂教学——转变变革的策略研究、学生日常评价、名师智慧与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的“五三”策略、教师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肖家芸老师通过“研究型教师素质及自我培养”的讲座,告诉我们时代需要研究型的教师,我们应怎样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三种技能必须交给学生,1)会处理海量信息。2)会学习。3)会交流。使学生学会搜索、整合、研究、决策,不再是教学生去认识地图,而是交给学生怎样去做地图。以前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但要给学生一桶水,更要给学生长流水,打开自来水开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就像我们数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转化思想,将未知的,陌生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解决,如:低年级数学中关于数的性质、简单四则运算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常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把问题转化为特殊的、个别的应用题或图形、算式研究,通过观察、计算、分析、比较,然后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而关于图形认识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对具体的、个别的图形的分析和研究而归纳出图形共同的本质属性等 帮助我们学习新知。
肖家芸老师还讲到,我们教师到底教什么?1)学生已经懂的——检查。2)学生不懂但自己看教程可以懂的——概括与提炼。3)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讨论与交流。4)必须教师讲的——讲深讲透。5-老师讲了也不懂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懂的——活动设计与示范。听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学校导学案的使用,不是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嘛。有些新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利用转化思想自己学会,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在导学案中给予一定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已能够自己解决。学生不懂,看教材、看导学案也不懂,第二天到校后,可以在小组讨论的时候,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弄懂。还有一些问题,还是需要老师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才可以弄懂,比如说,低段教学学具的使用。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困生的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能够解决自己的困难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优等生的思维转的快,学困生的思维跟不上去,这时的小组讨论就失去了他的意义。所以,我打算在新的学期,学困生为一个小组,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做他们的组长,孩子在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在他们小组里,给他们讲深,讲透,然后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多让他们小组起来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吴亚萍老师利用大量的案例给我们讲授了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案例:《白鲸得救了》,课文中描述了那些人分别用什么方式救白鲸的?让学生站起来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按照时间顺序去书写板书,这时的教师只要个别学生的答案。只要一两个学生回答上来了,教师就完成了任务,就圆满了,接着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了,教师就不停的再问,还有吗?还有那些人用什么方式救白鲸的?在这个过程中,学困生基本不参与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杂乱的,而老师的思维是完整的,有条理的,把开放题变成了老师的个人训练,练老师的思维,而不是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开放题,应该怎样教呢,吴亚萍老师提到,我们应该让学生用笔画出来,用序号表示出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表示出来。这时全体学生都会参与学习,老师下去巡视,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补充自己的问题。全班交流时,你认为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有遗漏吗?请补充完整。在我们的课堂中,不是也经常出现吴亚萍老师所说的案例的呈现方式吗?一堂课,总有几个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是他们懒吗,是他们不想学习吗?答案是,不是。因为他们是学困生,思维没有优等生转的快,有时候,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优等生立马想到了答案,而学困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的老师,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时间,优等生可以让他们写写画画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脑子里过过一会我应该怎样回到这个问题,才能做到完整,给学困生思考、理顺问题的时间。
吴亚萍老师在整个讲座中,多次提到整体—部分—再整体。整体感悟知识的框架结构,逐步分行学习各部分知识,整体占有形成结构化认知。指出概念是由大量的辨析、提炼而得出的,由乱到不乱的梳理过程。并且通过三角形高的案例讲解了如何由整体—部分—再整体的教学过程。首先还原三角形,我们怎样去研究三角形呢,角的角度去研究图形,边的角度去研究图形。那今天先研究边的问题。我们是三条边都研究,还是只研究一条边,学生的答案肯定是研究一条边。研究边有几种情况,两种,一种相交的线,一种,平行的线,这节课,研究相交的线,下次研究平行的线。那相交的线有几种情况呢,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去画,打开学生的思路各种画法都出来了。分类,两大类,斜线、垂直的线。再进一步的舍,去掉斜线,留下垂直的线,研究垂直的线,再给垂直的线分类,你又有什么发现?1)过点,不过点。2)可度量、不可度量。通过大量的辨析, 利用分类寻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的和不同点。从材料感知,归纳提炼,定义命名,得出概念,非常不错的一节案例。
短短的五天,却学到了很多。虽然累了,但精神丰富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结合所学,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去。一个教师应在不断的学习、读书、总结、反思中成长,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跟不上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我期待着今后能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